2017年即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发布日期: 2018-05-11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青岛市即墨区统计局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2018年4月)

        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,也是即墨撤市设区的重要一年。全区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,紧紧围绕区委、区政府“13456”总体发展思路,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经济运行基础更加稳固,生态建设和民生事业得到加强,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(2017)》,即墨综合经济竞争力跃居全国县域第7,投资潜力居全国县域第3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、综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合

 

        国民经济稳中有进。经初步核算,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10.6亿元,增长9.2%。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4.3亿元,增长3.3%,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.9%,拉动经济增长0.2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1.8亿元,增长8.5%,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9.7%,拉动经济增长4.6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4.5亿元,增长10.9%,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.4%,拉动经济增长4.4个百分点。

        转型升级步伐稳健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.9:53.8:41.3调整为4.9:54.3:40.8,二产继续保持对全区经济的主导支撑,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0.5个百分点。

市场主体不断壮大。年末全区工商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10.1万户,民营企业3.4万户,民营经济从业人员42.6万人,民营经济税收79.6亿元,占全区税收比重为78.7%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二、农    林    牧    渔    业

 

        农林牧渔业稳定发展。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.9亿元,增长3.1%。其中,农业产值47.3亿元,林业产值0.5亿元,牧业产值23.1亿元,渔业产值41.4亿元,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.7亿元。

        农业 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7万亩,粮食总产量42.7万吨,减产1.2%,亩产364.7公斤;花生种植面积22.5万亩,总产量6.2万吨,亩产277公斤;蔬菜种植面积14.3万亩,总产量52.2万吨。

        林业  新育苗面积2780亩,新增造林3120亩。

        畜牧业  生猪存栏22.8万头,同比增长2.7%,奶牛存栏1.2万头,同比下降2.3%,肉食鸡存栏440.8万只,同比下降1.4%,蛋鸡存栏330.8万只,同比增长2.6%,肉蛋奶总产量14.1万吨,同比增长0.4%。

        渔业  水产品总产量29.5万吨,同比下降1.1%,海洋捕捞产品产量6.2万吨,同比下降5%,海水养殖产品产量23.3万吨,与上年持平。

        农村生产条件不断改善。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,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9.6万千瓦,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率87.1%,机耕作业面积4.9万公顷,机播、机收面积分别为8.7万公顷、8.2万公顷。耕地灌溉面积6万公顷;地膜覆盖面积1.7万公顷,减少2.7%。农用拖拉机3.94万台,增长0.5%;全年化肥施用量12.5万吨,增长1.8%;农村用电量6.4亿千瓦时,下降2.4%;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,全区农业合作社538个,参与农村合作组织的户数达到3.1万户。全区行政村基本实现通电、通公路、通公交、通自来水、通电话、通有线电视、通宽带网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三、工    业

 

       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6家,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989.6亿元,增长11.8%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787.7亿元,增长12.3%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达1728亿元,产品销售率为96.7%,工业产销衔接良好。主导产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。汽车产业实现产值336.5亿元,增长45.4%,金属制品业实现产值209.7亿元,增长13.8%,纺织服装服饰业实现产值200.5亿元,增长2.3%,电气机械和器械制造业实现产值102.8亿元,增长15.8%,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47.2亿元,增长26.6%。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1753亿元,增长9.6%;实现利税150亿元,增长2.3%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四、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

 

        投资突破千亿大关。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44.6亿元,增长8.4%。大项目拉动明显。亿元以上项目421个,完成投资822.8亿元,同比增长39.3%;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占全区投资额的比重为78.8%。投资结构持续优化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1.5亿元,同比增长22.9%,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35.5亿元,同比下降14.7%,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77.6亿元,同比增长34.5%。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2.8:49.7:47.5调整为3.0:41.7:55.3,三产投资比重提高7.8个百分点。

        房地产市场火爆。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05.2亿元,增长38.2%,其中:住宅85.5亿元,增长34.9%。房屋施工面积799.8万平方米,增长12.8%;竣工面积178.2万平方米,增长7.2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254.7万平方米,增长42.4%,商品房销售额224.1亿元,增长74.9%。

        建筑业较快增长。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8.3亿,增长29.8%。全年资质内建筑企业施工合同总额为157.6亿元,增长47.6%,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92.7万平方米,增长29.5%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五、交通运输、邮电和旅游业

 

        交通运输平稳发展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攀升,全区年末拥有各种机动车30.7万辆,其中客货车达到30万辆,增长11.7%。公路总里程3824.5公里,其中高速路153.4公里,公路网密度199公里/百平方公里。全年公路客运量260万人次,客运周转量43078万人公里;货运量1541万吨,货运周转量330088万吨公里。

        邮政电信业整体稳定。全区邮政业务总收入18234万元,增长15.3%;发送函件8.9万件,特快专递7.3万件,报刊1779万份。全区电信业务总收入9.3亿元,固定电话用户17.7万户,下降9.3%;移动电话152.9万户,下降2.8%;宽带用户42.4万户,增长16.7%。

        旅游事业快速发展。全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47.2万人次,增长11.8%,实现旅游总收入115.5亿元,增长8.5%。年末全区拥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16个,星级宾馆、饭店4家;旅行社10个,旅行社门市部60个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六、国    内    贸    易

 

        消费品市场走势平稳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.4亿元,增长9%。其中:限额以上零售额59亿元,增长6.9%,限额以下零售额403.4亿元,增长9.3%。按行业分,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19.6亿元,增长8.8%;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2.8亿元,增长15.5%。其中: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2.9亿元,增长177.8%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七、对   外   经   济

 

        对外合作持续加强。12月末,新审批外资项目50个,实际吸收外商到账外资9.1亿美元,增长10.5%。

        稳定外贸取得成效。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302.6亿元,增长4.1%,其中,进口总额47.7亿元,增长3.3%;出口总额254.9亿元,增长4.3%。其中,纺织服装出口总额97.9亿元,增长3.6%,机电产品出口总额83.8亿元,增长1.1%,农产品出口总额29.1亿元,增长10.5%。对日本、美国等重点地区出口额下降。实现对美国出口49.1亿元,下降0.8%;实现对欧盟出口51.7亿元,增长0.2%;实现对日本出口60.9亿元,下降2.5%;实现对韩国出口29.1亿元,增长16%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八、财税、金融和保险业

 

        财政收支较为稳定。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80.1亿元,增长7.6%,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4.3亿元,增长2.5%。全区税收总额101.2亿元,增长19.6%,其中:国税完成58.7亿元,增长10.6%;地税完成42.5亿元,增长34.6%。民生及重点支出得到保障,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8.3亿元,下降1.6%,其中:教育支出29.4亿元,下降5%,科学技术支出1.2亿元,增长25.1%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.4亿元,增长4.6%,卫生医疗支出9.8亿元,增长20.4%,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5亿元,增长3%。

        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形成了银行、保险、证券各业并举,功能完备、运行稳健的多样化金融体系和全方位的金融发展格局。2017年末,全区各类金融机构120家,有29家银行机构,60家保险机构,4家证券机构,8家典当公司,18家地方金融组织,1家资产管理公司。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942.9亿元,比年初增加123.2亿元,增长15%,其中,住户存款余额531.7亿元,比年初增加24.6亿元,增长4.9%。各项贷款余额849.3亿元,比年初增加21.1亿元,增长2.5%。存贷比达到90.1%。保险业务略有下降,全年实现业务收入15.2亿元,下降1.4%,业务支出金额5.7亿元,下降7.0%。证券业快速发展,2017年末,在即墨新增资金账户4370户,达到7.2万户,增长6.4%,证券交易额5125亿元,增长15.7%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九、科学技术和教育

 

        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。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.8%,提高1.8个百分点。全年专利申请量3847件,专利授权量1630件;其中:发明专利申请量1636件,发明专利授权量122件。

        品牌战略继续推进。全区拥有山东名牌产品76个,青岛名牌110个。全国驰名商标18个,山东著名商标48个,青岛市著名商标52个。

教育事业协调发展。优化配置公共教育资源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不断提升教育品质。全区共有各类学校234处,在校学生14.6万人,普通中学36所,在校学生5.7万人;职业学校3所,在校学生5653人;小学169所,在校学生8.3万人,特教中心1处,在校学生49人。教职工总数1.19万人,其中:教师1.09万人,师生比1:13.4。幼儿园312处,在园幼儿3.1万人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%。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%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十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
 

        文化事业优质发展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、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,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,新闻出版、广播电视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新成绩。全区有柳腔剧团1处,市影剧院9座,科技文化服务中心17处,各类图书馆1101处,区图书馆藏书量30.2万册,区博物馆1处,出版发表播映展出各类文艺作品240件,获青岛市以上各类奖励60项。有线电视网覆盖稳步扩大,拥有无线广播电台、电视台各1座,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%,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%,数字电视用户18.9万户,其中城区4万户,农村14.9万户。

        卫生事业优化发展。全区现有各类卫生机构1075处,其中医院29处,镇卫生院21处,诊所、医务室、卫生所、社区卫生服务站979处。共拥有床位5499张,卫生技术人员6728人,其中: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39人,注册护士2432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体育事业蓬勃发展。全区拥有各类运动场地213处,等级裁判员60人,向青岛市以上单位输送运动员40名。国民体质监测达标率为95%。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10次,参加全民健身活动45万人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十一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

 

        城市建设日臻完善。修建、完善了城区交通网络,进行了大规模城区绿化,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,建成区面积达到59.96平方公里;城镇化率达56.86%。城市供水、供气、供热能力继续加强,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,城市化步伐加快。

城区供水:全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30.5万立方米/日,供水管道总长度达719公里,全年供水总量6897万吨,其中生产运营用水4072万吨,居民家庭用水2379万吨,用水普及率达到100%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区供气:全年天然气供应总量8433万立方米,其中家庭用量3979万立方米,用气户数15.96万户,使用天然气人口47.75万人;液化气供应总量3676吨,用气户数3.51万户,使用液化气人口10.55万人,城区用气普及率100%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区供热:全市蒸汽供热能力785吨/小时,热水供热能力285吨/小时,集中供热面积1571万平方米,增加200万平方米,其中:住宅供热面积1431万平方米。管道长度318公里,热水供热总量202万吉焦,蒸汽供热总量339万吉焦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区交通:城区公交车线路26条,线路总里程数422.6公里,车辆数294辆,出租车818辆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区道路:年末道路总长度857.4公里,道路面积1229.9万平方米,人行道面积328.5万平方米,桥梁56座,安装路灯的道路长度477.7公里,路灯19497盏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区绿化: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598公顷,绿化覆盖率43.3%,园林绿地面积2372公顷,公园11个,公园面积770公顷,公园绿地面积810公顷。

        环境保护:市区环境空气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63天,优良天数所占比例为72.1%;重点工业企业废水、烟尘、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达标率达100%,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达100%;昼间城区道路交通噪声66.8分贝;昼间区域环境噪声53.3分贝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十二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
 

        人口规模有序扩大。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22.45万人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.86%,比2016年提高1.57个百分点。

居民收入稳步增加。年末境内住户存款余额达531.7亿元,比年初增长4.9%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48元,增长9%,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983和19571元,分别增长8.7%和7.5%。

        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。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14台、电冰箱(柜)108台、洗衣机100台、空调94台、热水器100台、电脑100台、移动电话196部、家用汽车44辆。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07台、冰箱106台、洗衣机95台、空调38台、电脑60台、移动电话193部、家用汽车15辆。

        安全生产管控力度加大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,大力弘扬生命至上、安全第一的思想,坚持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失职追责、齐抓共管,不断健全责任体系,强化风险管控,深化隐患治理,夯实基层基础,年内共发生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6起、死亡5人,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3.3%、44.4%,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.0038,工矿商贸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十万人死亡率0.41,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.33。

        社会保障统筹实施。全区参加失业、养老、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稳步增长,截止12月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数20.7万人,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数20.4万人,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7.6万人,参加农村养老保险59.2万人。

        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。年末全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18个,社会福利院床位3851张,收养各类人员1218人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.1万人,全年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.4亿元。五保户供养人数517人,五保户补助金额684.8万元。

 

注:1、公报中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。

        2、全区生产总值(GDP)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

        3、常住人口包括:①住本户、户口在本乡镇街道的人(含户口在本户,外出不满半年的人);②住本户半年以上,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的人;③住本户不满半年,户口在外乡镇街道,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;④住本户,户口待定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4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、零售业500万元及以上、住宿和餐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单位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为计划总投资额500万元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,一是指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。包括: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,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,教育,卫生和社会工作;以及物业管理、房地产中介服务、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。二是指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。包括: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,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。

        5、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指各单位在岗职工在一定时期内(一年)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,包括国有经济、集体经济、联营经济、股份制经济、外商和港、澳、台投资经济、私营经济单位等。